第 15 章 章節

所以急急要請爹回京來一趟,不是為了別的,而是義母那兒,近日有了消息……”方應看馬上表明了他的要點,“我們上折虹山可好?”

折虹山,那是靠近京畿最高的一座山。

聽說那兒深山裏有仙人,一直都以真元法力護着天子、朝廷。是以,有時候在皇帝禦花園突然無故鹿角***,就是那些仙人開的玩笑。有次宮中有一棵大桂樹忽然前移了八步之遙,到了次日黃昏,又退了五步,就是仙人在指點迷津,宮中史官、欽天鑒都記載了這些事。有時在廷階上忽而飛來了一只鳳凰(雖然後來有識者說那只是只變種的山雞,但那有識之士不久後給賜死了),還有獸苑的熊居然會說三句人話(後來傳了開去,就變成了那只東北熊還對着皇帝念經文哩),據說都是這森林中、大山裏住的仙人要娛嬉君王的把戲。山裏也蓋一座仙人的皇宮,也有文武百官,日後,要請當今天子過去主政。

笑問熱血何在(4)

——————————————————————————–

宰相蔡京有這個說法。

大将軍童貫當然也是這個說法。

連很有學問的太傅梁師成也持這種說法,所以人人都信了,還深信不疑。

第一個聽信的自然是趙佶。

他還是為小心起見,曾問過諸葛先生。

諸葛小花當時的回答是:

“陛下英明睿智,只要相信是真的,只怕沒有事不是真的。”

趙佶還是要問諸葛意見,諸葛小花就只有補充了一句:

“世事其實不分真假,只看你相信不相信。你信了,縱假也成真;你若不信,就是真時亦作假。”

趙佶這才滿意。

事後,舒無戲對諸葛先生這種模棱兩可的态度,很不滿意,所以抗議,諸葛的說法是:

“我要說是假的,不是真的,可是他們不信,那說了也是白說,說不定,還要賠上性命。我現在說請皇上自辨真假,留個餘地,日後還可以用別的事例旁議暗勸谏。現在,人人都說有那麽一回事,我卻說沒有,掃了人家的興,就得掃自己的墓了。”

所以,還是人人都好像跟皇帝一樣,相信那座位于西南的大山上,有神明,有仙人,有傳奇,有法力,更有附帶許多諸如長生不老極樂世間紅塵淨土天上人間的期想。

可是,對巨俠而言,這山并不是代表了期望。

而是悲傷。

以及懷想。

他的愛妻就是失蹤于此山,多日後尋着屍首,已不可辨,他從此懷着傷情與悲恨,離開了京師。

聽到了這個消息,巨俠心中一陣紊亂。

——他之所以會退隐江湖,先是因為他失去了所愛。

失去所愛,他才覺得蒼天何太忍,使他本來對人間的大愛,對世間的大志,也生了影響,才放棄一切,放逸遁世了一大段歲月。

雖然他再也不想登高陟峰,但方應看這樣說了,他知道必然別有內情,于是說:“好。”

但他也不忘提醒了一句:

“你還記得曾任禦前侍衛的‘二十七劃生’兄弟?”

方應看身子一顫,卻不知義父為何在此時此地大庭廣衆地提起此人名字,只說:“記得。”

巨俠冷哼了一聲,道:“你記得就好。”還沒說下去,突然,人群中跑出了一名老漢,年歲已高,白發滿頭,一臉皺紋,不知怎的,火氣卻大,咆哮狂嘶,戟指遙叱方應看,揮拳舞臂,似要沖上前來,把方應看狂噬活撕似的,眼裏也要爆出血火來!

方應看只垂首而立,不敢有所動作。

他沒示意,他身後的任勞、任怨,也不敢動。

巨俠微嘆了一聲,點了點頭。

他身旁的高小上立即出動。

高小上攔住了皓首老漢,勸住了他,在他耳畔細聲說話,老漢胸膛、肩膊起伏聳動不已,雖然心情甚為激動,但已總算暫時按捺下來了。

米蒼穹看了,就向巨俠長揖道:“我等在此,恭候巨俠,駕臨京師,領袖武林。”

巨俠只淡淡道:“不敢。公公是武林前輩,皇上跟前紅人,多禮則折煞在下。”

米蒼穹露出一口黃牙,咧嘴笑了笑:“學無前後,達者為先。我這把年紀,比起大俠笑傲江湖、造福武林,只算癡長白活。那位就是巨俠高足‘亂世蛟龍’高小上高少俠吧?”

“是。”巨俠微笑道,“他也人稱‘順義小諸葛’。”

米有橋今天已特別熏過了大量花香,以掩飾他近日來漸濃的“老人味”:“啊,果然名不虛傳。”

這話巨俠沒有接。

接的是雷媚。

她用一雙妙目,瞟向高小上,對米公公的說法也不知是嘲諷,還是反擊,抑或是別有用意,“高小上、高小上,好普通的名字——他‘名不虛傳’的事,還多着呢!”

巨俠這時的心,卻仍放在方應看的身上。

“我一直希望你成為一個英雄、一位俠士,”他沉痛地、沉重地沉聲道,“可是……”

“義父,我卻一直讓您失望了。”方應看卻羞慚得無地自容地說,“您要的是一個真正的英雄,但我做了個壞蛋、奸徒、纨绔子弟!”

“不,不是那樣,還不致誤盡蒼生。”巨俠毫不客氣地說,“但你比這更糟。你稱的是英雄,但謀的是私利。你要當俠士,但卻做盡壞事。”

“這更糟。”巨俠道,“一個人家以為他是好人的壞人,要比一個人人都知道他是壞蛋的壞人,更加壞多了,還糟糕多了!”

3.眼神與神眼

“可是……”方應看欲言又止。

“可是什麽?”巨俠問,“你是聰明的孩子。我相信你總會有理由。”

“我身處在京城。這兒上面腐朽了,下面也自然敗壞。如果我不跟他們那一套,我便會是第一個受到侵蝕殺戮的。”方應看說話的神情不是堅持,而是委屈,仿佛他的話也不是抗辯,而是解釋。

笑問熱血何在(5)

——————————————————————————–

“前幾年,我在京城,毫無作為——一有作為,即讓人壓抑、打殺,便是為此之故。孩兒天質愚鈍不孝,但義父寄望,不敢辜負,只待時機,圖展抱負,報答深恩。”

“我知道。朝廷現在已是個大染缸、大深淵、大泥淖,誰掉進去,不同聲同氣,就是異類,先得粉身碎骨、難以存身。”大俠慨然道,“我明白。但作為大俠者,就是得有所為有所不為;成為英雄,首先便要有逆流而上、不随大潮的勇氣。”

“義父,我對不起您。”

方應看低首,仍是那一句。

大俠聽出他語音裏的至誠。

“當不成俠士、英雄,也不打緊,但若用卑劣手段去達成目的,那就太過分了,對他人也傷害太甚了。”大俠道,“我剛才在紫旗磨坊那兒,還看到李文華在半夜街那一帶挑大糞。”

方應看怔了一怔。

他看來一時意會不到誰是李文華。

“李文華就是李皇芳的胞弟。五年前,他們兩兄弟都是知政殿大學士,只不過,李皇芳算當紅一些,得志一些,做了領班。那時正好遇上你在皇上跟前蹿起、當紅。”大俠只好舊事重提,“但李皇芳也是聰明人,懂得讨好你。有次還送了六枚仙壽果給你做禮。可是,當時你卻想安排‘有橋集團’中的好手‘二十七劃生’代替李皇芳,所以,你就在聖上那兒告了一狀,說那些蟠桃是偷撷自禦花園的。聖上龍顏大怒,便下令調查此事。李皇芳抵死不認,審判禦史因找不到罪證,便問計于你。你笑說:只要人會拉屎吃飯,還愁沒有罪證!于是審判禦史便依計檢查嫌犯的大便,宣稱奇臭無比,引蠅逐留,一定是偷吃亵渎了皇上聖物才會有此惡症,皇上果然相信定罪,審判禦史即令将李皇芳剖腹割舌處死,而他胞弟李文華及家人,全判處以奴仆婢妓,替人倒屎埋糞。這只算是你妙手偶得的一樁,但已害得人家破人亡,受盡淩辱,你卻連其家人也不識,作孽何深!”

方應看的頭更垂得低低的,連擡頭的勇氣似乎也失去了。看來,好似就要哭出來,畢竟,他縱心狠手辣,豪傑意态,但在義父巨俠身前眼中,還不過是個感情沖動的小孩……

方巨俠看在眼裏,也有不忍,便道:“這些年來,我早派人打點,李家十口,才得以勉強維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