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 章 章節

幕離場也要趁早。《天下無賊》中劉德華、劉若英肯帶傻根早些離開“戰場”轉車,劉德華就不必死在車上。《功夫》裏的譚腿高手,要是早一步離開豬籠城寨,也不必死在琴魔破空氣勁之下。

當然,鞠躬下臺後仍得知曉如何及時披甲上陣。《天下無賊》裏警察早些“破關”(車廂門給反鎖),劉德華可能不必死;《功夫》中使五郎八卦棍的要是早些警覺,就不必讓使鐵線拳的遍體鱗傷。閉關,其真義在于固守雄關,依然不讓敵人越雷池半步。閉關,不是關閉,而是在于火候足夠時的破關。太上老君煉了孫大聖七七四十九天,依然給他破了丹爐,沖天而起,大鬧天宮。人生的大關,有時如封似閉,到底要能破能立。

江湖夢回 (滄月)

——————————————————————————–

八九歲開始讀武俠,迷戀至今,就如一個孩子偶然發現了一角美麗風景,于是一路沿着小徑追尋下去,跌跌撞撞地走着,曲壑深谷,幽泉絕壁,飽覽了風光無限。一路行來,到過的數座高峰各有雄姿俊逸,一一留在記憶深處。

然而,在這些令人高山仰止的前輩大師裏,對我影響最大的,無疑便是溫瑞安先生。

猶自記得中學第一次從租書店裏拿回一冊《驚豔一槍》時候的那種感覺,裏面的行文用字、人物塑造、節奏推進,無不讓少年時的我贊嘆不已,那一冊後我開始了追索溫氏武俠的路途,從“說英雄,誰是英雄”到“神州奇俠”再到“四大名捕”,心中留下了諸多難忘的好文。

不能忘記的片斷有很多:蘇夢枕和雷純在咫尺高樓上的遙遙相望,李沉舟空負大志的眼神,蕭秋水舍生取義的堅定……那些人物和故事,都曾經在少時的心裏留下深刻的印記,而那些詩一樣的文字也對我成形中的美感起了深遠的影響。

中學的幾年裏,幾乎将所有能找到的武俠一網打盡,之後就斷頓了很久。直到大學,偶爾借到了一冊《風流》,再度被裏面孫青霞和龍舌蘭的故事打動,瘋狂四處尋覓下卷《快活》,卻被告知尚未成書,不由失望許久。感覺從此江湖寥落,再也沒有可看之書。

于是,大着膽子,開始在電腦裏塗抹一些文字。

一邊寫,一邊将昔日讀過的武俠都回顧了一遍。感覺在溫先生早期的文章裏,如“神州奇俠”,寫的是轟轟烈烈的朋友之義,刎頸瀝血的生死豪情,書生意氣,揮斥方遒,令人熱血沸騰。然而到了“說英雄,誰是英雄”系列裏,在刀光劍影中卻翻起了某種悲怆與世故。少年時讀“神州奇俠”,對于那片江湖心馳神往,浮想聯翩。而年紀稍長的時候讀“說英雄,誰是英雄”,卻感覺那樣的恩仇,是不能快意的;而那樣的江湖,卻也蕭瑟如雪。

這幾年之間,作者的情懷又有了怎樣的轉變?而讀的人,也是日益的成長。 那之後,我自己也開始摸索着寫一點文字,開始創造自己的江湖,并有幸在數年後,承蒙溫先生親手授予他設立的首屆神州奇俠獎。那一刻的感覺是有些恍惚的,仿佛是多年來一直遙望的某個幻影忽然清晰起來,走到了面前,對後輩伸出了提攜的手。

十幾年的歲月,十幾年的江湖之夢,忽然全部清晰浮現在眼前。

龍哭千裏 (小椴)

——————————————————————————–

記得第一次接觸到溫瑞安先生的書時還只有十五六歲。那時剛上罷初中,太陽老明晃晃地在那條名叫玉石街的偏僻小巷上照着。無可選擇地,都是盜版書了。小小的租書攤上,盜印的書的紙質不太好,黃脆得有如記憶中八十年代的陽光。記不清最先看的是哪一本了,但有一首詩的題目卻一直深記,那是四個字“龍哭千裏”。

稍後,稍稍了解了溫瑞安先生的生平,感覺有一條古老民族的舊日圖騰——龍,在受盡

現代性的傷損後長哭千裏地在這世上奔尋,滿世界地尋找還記得它片鱗舊爪的人,滿世界地尋找着一個可以醫治它、善待它的人來重尋回、或重塑出基于往日的美與輝煌。

在一個臺灣人呼為“大馬”的地方,在東南亞,卻原來依然有游子的後代珍惜着前人們留下的吉光片羽的。于是,我們重又看到了這些文字。那些歷經傷損,但只屬于華人華文的美在一個年輕人手下重新整肅起來。

初初讀溫的時候自己還太小,好多事并不懂得,但有一些字、尖銳的字裹挾着傳經千載的尖銳的美感還是不經意地就劃破了我當年的懵懂。

讀溫的書,有時會會心一笑,啊,原來一個字還可以這樣用的,像“經霜猶豔、遇雪還清”,象鐵手那壯年人憨實的手上開過的“開謝花”,像方邪真手腕上永遠掩着舊傷的綠絲蘿,像“談亭會”外的“大陣仗”,都如一把古舊的碎夢刀,遇水得勢,猛地攪起了沉睡于唐音宋律中千載的美感,一天夢幻水鏡般地耀花了我的眼。

後來,自己也成了一個文字工作者。時常感覺,溫先生的工作一定程度上也就是我所要完成的工作——如何在這樣一個現代語境中不抛離、不遺棄那些曾根植于我們生命中的文字的美感,以現代的文字重新诠釋與澆鑄它,讓一種全新的民族語言可以重新地、有激勵有昂揚地在我們的生命中重生過來。

當然,溫書感動過我的并非僅那些纖美冷麗,而還有……壯懷。

像蕭秋水猛憶起岳飛時的句子,那一長段一長段的史實的追記與那一句句的“八千裏路雲和月”!

八千裏路雲和月啊!原來,不管生也飄零,時空阻隔,那一輪明月還一直同照在分散四方但還記得漢字的人們的心頭的。

不會寫書評。以上這些,也不敢說是書評,只能算做感想,算是對在文字一道曾給了我新鮮,啓迪過我的人的一聲致謝。

緬懷浪漫主義 (朱大可)

——————————————————————————–

使我深感驚異的是,一種純正的浪漫主義精神,竟然會隐藏在臺港武俠小說的世俗衣裾之後。這幾乎是不可思議的。起初,它閃現于古龍中期和晚期的作品中,閃現于那些孤寂的“歡樂英雄”的豪情之中,閃現于飽含生命激情的刀光與殺氣之中,閃現于生存與死亡的轉換瞬間,随後,它進入溫瑞安的世界,并急速上升到詩學的高度!

溫瑞安,他是迄今為止國內最重要的當代小說家,他的武俠作品裏幾乎包含了經典浪漫

主義的全部要素:英雄的孤寂性、生命的內在覺醒和生命激情的洋溢、對于死亡的贊頌、豪情與感傷主義的充分融合、以及從每一個字詞中湧出的詩情畫意。

這是對古龍的人本主義英雄美學的有力推進。大量的幾乎是不可破解的死亡危機,織成了詭異壯麗的網絡。人被逼入毫無指望的困境,然後,他以最燦爛、最明亮和最炫目的方式縱身飛躍,陷入更嚴峻的危機,而後,再躍起,奔蹈、騰撲、擊殺和再陷入……就在這些連續不斷的生存危機和奇跡中,一個真正的英雄誕生了,他要向一切醜惡和暴虐的制度做出有力的宣戰。越過悲痛憤懑的劍氣,這個人還說出了他對于人類和新世界的最熱切的希望。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