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 章節

暗器手法,在唐老太爺子和“唐老太太”以下,他絕對在三名之內。

就算以同代武林作算,他的武功排名,包括方巨俠、諸葛先生、驚怖大将軍這些好手,他也絕對能保有對峙之勢。

所以當米公公提出唐三少爺的時候,連巨俠都感覺到很有點詫異。

——唐三少爺有時也會做好事,當然,只要那是他愛做的事,他便會去幹,倒不分是非,不理好壞。

他知道這個唐三少爺,棄唐門而加入了“有橋集團”,成為“有橋集團”內三大戰将之一。

其餘兩人,一是“絕神君”陳九九九,一是“下三濫”的“何十三太保橫練”——陳九九九是當日驚怖大将軍派人去攻打“四分半壇”陳氏家族中唯一一個打不倒反而給他殺出重圍的高手,怪的是,本來只隸屬于人多勢衆人才輩出的“四分半壇”的第十一代弟子陳九九九,成功地打殺了圍剿他的敵人後,卻又反過來狙擊自己“四分半壇”陳家弟子,同樣殺個片甲不留,使“驚怖大将軍”淩落石對他也難以分類,不知敵友,只好暫時不再追殺他,卻使他迅速坐大,一枝獨秀,最終受方應看招攬,成了“有橋集團”的要将。

“何十三太保橫練”是武林中少有的、把所習武功之名跟他自己的名字串聯在一起、分不開來的例子。他原是“下三濫”的好手,“下三濫”一向詭計多端、花樣百出,但練硬功夫有大成者,就只一兩個——“何十三太保橫練”(她原在門裏排行十三)是其中罕見的一位,終為米公公争取了過來,亦成為“有橋集團”重将。

然而玷辱喬玉鳳一事,與“有橋集團”中的“三生有恨”中第一號人物唐非魚,又有何幹?

5.神知鬼覺

“當時,唐三少爺也在,是他看中喬姑娘的。”方應看道,“也是他污辱喬玉鳳的。”

“可是喬小姐不認得唐非魚,”米蒼穹道,“她只知道小侯爺——至少,小侯爺衣飾上的徽號絕不難辨認,就算遭人玷辱,擡出小侯爺的名號,也不致那麽難堪,所以,她就一廂情願以為是小公子幹的好事。”

巨俠問:“那你又任由唐非魚做這種有傷陰隙的事?”

“沒辦法。”方應看道,“當時我們要争取、聘用這個人。”

米蒼穹補充道:“他是個人才。有他在,足可一人敵千軍。”

“有辦法的。”方巨俠仍是忿忿,“不用這個人便可以了。”

方應看道:“可是不用人才,又如何壯大?”

巨俠道:“不壯大又如何?野心小一些,欲望少一點便可以了。”

方應看反诘道:“可是,如果沒有雄心,少了欲求,又如何救國救民,殺奸除魔?”

巨俠反問道:“如果先造孽作惡,傷天害理,那又妄論什麽為國為民、行俠衛道?”

方應看赧然低頭。

米蒼穹聲援、調和地說:“小公子初以為只是一介民女,事後亦曾予重金厚償,以為滿足唐三少爺需求便可……豈知他貪得無厭,索求不絕,又好食惡勞,我們集團的聲譽,也為他所累,真是得不償失……”

巨俠打斷道:“你們以為這樣做了,只要賠錢,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覺、一了百了嗎?這種心态,真要不得!其實,你們風評甚劣,路人皆唾,所作所為,神知鬼覺人清楚,豈可因惡小而濫為?何況,辱人妻女,惡豈算小!你們替唐非魚為虎作伥,罪孽也不比他為輕!”

高小上在一旁道:“這點确然。別小看僅僅喬玉鳳、李皇芳兩家子的事而已,傳了開去,‘有橋集團’聲譽已大受打擊。你們着人遣金補償喬玉鳳一事,做得太張揚,那筆償金,一到喬青虎手中,就教一老賊劫了。喬家是有苦無處訴。聽說動手劫掠的還是武林中人……這些日子以來,巨俠為了補償、挽救這些事和小侯爺的名譽,不知已花了多少心力、時間了。”

笑問熱血何在(8)

——————————————————————————–

米蒼穹忽笑了笑,扪着胡須道:“大俠這麽一位重要的人,卻做了那麽多不重要的事。”

巨俠道:“我覺得平常事就是重要的事,老百姓個個都是重要的人,我幫他們,就是要事。我只不覺得自己是個重要或了不起的人而已。其實什麽大俠、少俠、大官、小官,都該多做這種事。這是好事,也是大事。”

米公公不敢再争辯下去,只道:“巨俠說得是。待會兒,唐三少爺今天倒一早留在不戒齋恭迎巨俠,如果能見着他,我會把巨俠的教誨轉告他。”

聽來,連這身為朝廷紅人、武林祭酒的老太監,語音也對唐三少爺有點諱忌,不過,語鋒還是輕巧地聲援了方應看,巧妙地把話題和罪責轉到唐非魚身上去了。

巨俠冷哼:“我也想會會此人。”

方應看卻道:“當務之急,卻是想請義父會一個人,宜急。”

巨俠問:“誰?”

方應看道:“‘黑光上人’。”

“詹別野?”

“是。”

“為什麽要見他?”

“因為他說在三十一天前,在熟山那一帶,見到了一個人。”

方巨俠瞳孔收縮。

他感覺得到:那是關鍵人物。而且,他從向來很少表現緊張而今卻十分動容的義子臉上,發現這消息必然與自己有重大關系。

“他見到的是義母。”

方應看說到了謎底。

乍聽,早已在心裏有了準備的巨俠,還是怔了一怔。

震住了。

這時,他們是邊走邊說。

巨俠突然停了下來。

“你再說一次。”

“黑光國師在熟山頂滿月峰發現有一個女子,對月哀歌,正是義母!”

“晚衣?!”

巨俠還是震動。

方應看點了點頭。

沉重地。

有分量地。

高小上馬上試圖找出“破綻”:“是詹國師發現的?”

米蒼穹在旁代答:“是。這消息也是他透露給我知曉的。”

“只不過,”高小上警醒地道,“‘黑光上人’是蔡京的人,他雖貴為國師,但所作所為,離一國之師之品德相去甚遠。”

“不只是詹別野看到,”方應看突然說,“還有有一個人,聽到這消息,便常到熟山那一帶苦候遍尋,終于,在熟山之巅轉上折虹山道旁‘一條寺’那兒,又發現了義母的蹤影……”

高小上緊接着問:“這次發現的人又是誰?!”

發現的人固然重要,但發現的人是誰更為重要。—— 一句話之所以重要,有時不在于他有颠撲不破的道理,而是在于說話的是什麽人。

有些小人物說了同一句話,卻是誰都不記得;大人物随便一說,就成了金玉良言。可見,話輕若鴻毛,重的是說者的分量。

這次方應看的回答更簡單:

只一個字——

“我!”

6.熟山

京師西北過“止愛關”後三十七裏左右,便抵達一石岩。

一石岩是一塊極大的岩石,這一塊完整的岩石,形成了一座山,但經年累月,上面長滿了青苔、樹木,又鋪蓋了泥塵和垢土,看去不似是一塊大岩石所形成的一座山。

其實這座山完全是由一塊大石形成的。

此處便是熟山的入口處。

也是熟山的山腳。

之後,綿延翠巒,一望無盡,便是熟山群峰,大約橫跨數百裏,這兒名山輩出,其中最特別,也最有名、最高最陡的一座,便是折虹峰。

巨俠一聽愛妻訊息,就立刻啓程。

跟他一道的,當然是方應看和米蒼穹。

帶路的卻是任勞、任怨——任勞負責打點路上接應問題,還帶備镪冥香燭、卷軸鮮花。

任怨則極熟山路。

他的人文質彬彬,舉止斯文,相貌文秀,言談文雅,但他卻是個愛山的人——他喜歡爬山;名山絕嶺,斷崖孤峰,他大都上過、游過、攀登過。

他頗熟山性。

知山形。

而且懂得登山捷徑。

——上熟山,自是非他不可。

高小上當然也一齊去。

這些年來,在巨俠所領導的“金字招牌”下,高小上入門雖不算最早,但得到的信任卻大,他所付出的心力也最多。

巨俠門下,有幾個特別出色的,但都無志于門內的庶務,而志在天下,意在江湖,功在武林。獨有高小上,跟在巨俠身畔,默默工作,瑣務繁重,從無怨怼。巨俠見之才幹,有意提擢他成為代掌門人、總堂主、總護法、副掌門等職,他都一一婉謝、推辭堅拒:他只想盡力、做事,無意于功名利祿。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